8月12日,國內鈦白業、環保領域專家實地考察了錦州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州鈦業)的氯化法鈦白生產技術、產品質量、現場管理、環保處理流程,一致認為錦州鈦業依靠自主知識產權和完全掌握的萬噸級氯化法鈦白粉生產技術而擴產改造的國內唯一一條3萬噸氯化法鈦白生產線項目,工藝流程合理,氯氣循環利用率提高。
試運行期間裝置運行平穩,“三廢”排放達標,實現了低成本、低消耗、高質量、高效益。鈦白粉產品粒徑均勻、消色力大、分散性好,質量達到國際標準,標志著我國已經徹底沖破少數國家幾十年的嚴密技術封鎖。現在,用我國自己的核心技術,加速中國鈦白業結構調整,加速提升產品檔次,由鈦白生產大國變成強國已不再是神話。借此機會,記者專門采訪了錦州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齊牧。
齊牧介紹,鈦白粉是目前性能最好的白色顏料之一,廣泛應用于涂料、塑料、化纖、造紙、油墨、橡膠和搪瓷等領域。世界鈦白粉生產有氯化法和硫酸法兩種生產工藝,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高端鈦白粉市場前景非常廣闊,每年均以10%的速度遞增。據了解,氯化法生產工藝在環保、產品質量、生產成本、生產規模、自動化程度及投資方面具有特殊優勢,國際鈦白粉氯化法產能已占總規模的73.2%,代表著國際鈦白粉工業發展趨勢。但先進的氯化法鈦白生產技術長期掌握在少數發達國家。我國雖擁有豐富的鈦資源,但由于缺乏氯化法核心技術,只能利用技術水平相對落后的硫酸法工藝生產鈦白粉,致使產品檔次低、品種少、規模小。我國雖然是鈦白粉生產、消費大國,卻每年仍需進口30多萬噸高品質鈦白粉以滿足國內各行業對高端產品的需求。所以,大力研發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工藝,逐步淘汰耗能高、污染嚴重的傳統硫酸法鈦白生產工藝,成為我國鈦白業生產和發展的必由之路。
20世紀80年代中期,錦州鐵合金廠投資5億元,以國際咨詢-聯合設計的方式上馬我國第一個萬噸級氯化鈦白項目。1994年氯化鈦白項目基本建成試車。由于該項目技術的復雜性,加之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不過關,致使試車過程困難重重。經過長期的技術摸索和攻關,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錦州鈦業終于在2001年研制成功我國首臺萬噸級氯化法鈦白粉核心裝置——氧化反應器,解決了關鍵技術難題,并實現連續運行及達產,并成功申報8項技術專利,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
2008年錦州鈦業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國產化設備又建成了1條1.5萬噸氯化法鈦白生產線,2009年底順利投產。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功替代進口,且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對鈦白產品價格的平抑以及對世界鈦白業發展格局的調整具有深遠意義。
錦州鈦業高檔鈦白粉生產線裝置結構簡單,便于加工制造、安裝、維修和操作,性能可靠,全部實現國產化。裝置在高溫帶壓、強腐蝕性介質工況條件下除疤手段有力,系統運行平穩,原材料消耗和安裝密封費用大幅度降低。
齊牧還介紹說,錦州鈦業在國內多個行業和領域替代進口產品的同時還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并將其作為今后一項重要的戰略性工作。產品已獲得了外商的青睞,無論是出口品種、比例還是區域都在不斷擴大,目前出口量已占到總產量的1/3。
錦州鈦業氯化法高檔鈦白粉生產線長周期運行穩定,為國內鈦白粉行業調整產業結構,推廣先進的氯化法生產工藝積累了經驗,已經列入了國家《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并為國家發改委編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提供了依據。
談到今后發展,齊牧信心百倍。他說,錦州鈦業在現有3萬噸鈦白產能的基礎上,正在新建一條年產3萬噸沸騰氯化法鈦白粉生產線,計劃于2011年底投產,屆時氯化法鈦白粉總產能將達到6萬噸。錦州鈦業兩次氯化法鈦白粉擴能改造,不僅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已經完全掌握氯化法鈦白粉生產技術,而且促進了我國鈦資源的開發利用及氯化法鈦白粉產業化、規模化的快速發展。
“十二五”期間,錦州鈦業有限公司還將新建兩條10萬噸級氯化法鈦白粉生產線,綜合生產能力將達到30萬噸以上。依靠企業自有的氯化法技術,依托遼寧的氯堿、鈦產業資源和裝備技術三大優勢,錦州鈦業將全力打造中國最大的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基地,滿足國內外廣大客戶對高檔鈦白粉的需求。
來源:中國鈦白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