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4日,由中國鐵合金網主辦的第四屆包芯線及上下游產品市場研討峰會在鄭州嵩山飯店拉開帷幕。會上,來自北京首鋼鐵合金有限公司的徐鹿鳴先生針對我國硅鈣合金技術的發展”發表了精彩演講,他認為無論從技術角度還是從社會效益來講,硅鈣合金電爐必須走大型化之路。
徐鹿鳴先生首先對硅鈣合金技術進行了回顧,詳細說明了硅鈣合金冶煉的工藝,并且指出了冶煉中的一些問題。
他在演講中分別詳細闡述了硅鈣合金冶煉的工藝:二步法、電硅熱法、分層加料法和混合加料法四種。二步法和電硅熱法在我國很少采用。國內主要采用混合加料法和分層加料法進行硅鈣合金生產。除分層加料法所用電爐容量為1.5MVA及以下電爐外,國內混合加料法所用電爐容量為2.7、3.2、4.6MVA。大型電爐只有洋縣一臺30MVA硅鈣電爐正常運行。
最后他總結道:1,為進一步節能降耗,硅鈣合金電爐必須走大型化之路,2應進一步對設備工藝進行改進,使之用于大電爐的硅鈣合金生產中。3,硅鈣爐渣的返回入爐,即可降低冶煉能耗又可降低石灰等原料消耗,應盡快在生產中推廣應用。4,大型電爐硅鈣合金生產中出現的出鐵口問題、鐵水包問題,需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研究解決。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