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30日召開的中鋼協三屆八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表示,目前鋼鐵生產在嚴重供大于求的情況下必須減產,以降低企業和社會庫存,進行第二次去“庫存化”。他同時透露,中鋼協將采取四項措施以減少對進口鐵礦石的依賴程度。
單尚華說,隨著5月份以來鋼材價格不斷下跌,鐵礦石等原燃料價格走高,一些鋼鐵企業已經難堪重負,陷入虧損,這種態勢在下半年難以根本扭轉。如果按照5月份粗鋼生產水平繼續下去,全年粗鋼產量將達到6.5億噸,比上年增加將近8000萬噸,如保持這樣的產量水平,下半年全行業供大于求的矛盾將更加突出。
數據顯示,上半年平均日產粗鋼178.6萬噸,比上年平均日產156萬噸增長14.5%,相當于年產粗鋼6.5億噸的水平,呈高增長的態勢。但與此同時,國內粗鋼表觀消費量卻呈現需求增幅逐月下降之勢。
單尚華表示,鋼企要充分認識到下半年市場的嚴酷性,要采取必要措施減少產能釋放;要加強企業自律和行業自律,堅持沒有合同不生產,不給錢不發貨的原則。他指出,國家實行的“一攬子”刺激政策效應在今年下半年將呈現減退之勢,社會對鋼鐵需求增長已出現趨緩,對這一點,鋼鐵企業要引起高度重視。
據了解,由于不堪重負,目前不少鋼廠已經減產停修。中鋼協顧問吳溪淳透露,進入7月份以來,鋼協會員企業已經有40%企業開始減產。這一次鋼鐵業去庫存化將漫長而且艱辛。
在會議上,鐵礦石定價權這一“切膚之痛”亦被提及。中鋼協會長鄧崎琳指出,從根本上提高我國鐵礦石進口的話語權,必須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切實增強我國鐵礦石資源的保障能力,減少對進口鐵礦石的依賴程度完全可以做到。
鄧崎琳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鐵礦石進口量同比只增長了4.06%,但同期全國生鐵產量增長了16.98%。這可以說明上半年生鐵產量增量主要是靠國內鐵礦石滿足供應的。同時也表明,進一步擴大國內鐵礦石的產量,減少對進口鐵礦石的依賴程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單尚華說,國外三大鐵礦石供應商強行改變鐵礦石貿易模式,瘋狂漲價,對行業正常運行造成極大威脅。對此,中鋼協將采取四措施予以應對。一是要完善廢鋼回收體系;二是提請國家出臺鼓勵加速國內鐵礦開發,確保國產礦占40%以上份額;三是積極推進“走出去”發展戰略,加大對國外鐵礦資源的投資開發力度,鼓勵由國內大型鋼鐵企業集團牽頭,吸收中小鋼鐵企業、金融投資機構、民間資本入股合資合作開礦,力爭使我國海外權益礦比例有較大提高;四是研究對國外三大鐵礦石供應商的反制措施,爭取公平貿易的權益。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