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增長速度較快,市場監管相對寬松,正吸引銀行業紛紛擴張在亞洲的商品和能源業務,且未來數月該勢頭將有增無減.
隨著市場波動性不斷上升,該策略并非一本萬利,盡管近期很多正面數據減輕了投資者對經濟可能二度衰退的擔憂.該市場日漸擁擠,恐怕會令獲利承壓,并加劇對優秀人才的爭奪.繼2007年的快速增長后,亞洲石油業在隨後一年遭遇寒冬,當時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機凍結了信貸市場,很多人不得不削減交易量,甚至有不少是關門大吉.
不過要避開2008年金融危機的余波,以及歐洲眼下的信貸憂慮,亞洲仍不失為安全港. 不僅是西方銀行業者準備在亞洲大宗商品市場大顯身手,日本和新加坡等地的本地同業也不甘落后.
法國巴黎銀行商品市場策略主管Harry Tchilinguirian說道:“隨著全球經濟增長引擎東移,而且該增長需消耗大量能源和基本金屬,所以同商品相關的興趣自然也轉向東方.”
“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進軍商品市場的勢頭,不過被之前的經濟衰退和金融危機所打斷,2010年這種趨勢似乎又再度抬頭.”
大宗商品人才搶手
新加坡招聘服務公司Commodity Appointments撐,大宗商品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最為強烈,尤其是鐵礦石和煤炭方面.
該公司顧問Dominic Mound說道:“很忙.一年來都是這麼忙碌.較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當時正處于全球金融危機.”“一些金融機構和商行不斷在商品領域擴張,使這些市場的專才成了'緊俏商品'.”
Mound補充道,由于一些機構預期全球經濟復蘇步伐可能快于預期,可能在上半年聘用了過多人手,不過其他機構在招聘雇員方面一直保持著平穩的速度.
資金大量流入
瑞士信貸亞洲商品主管Alexander Toone亦指,該地區的主要增長機會集中在鐵礦石、煤炭、海運、能源和基本金屬市場.
巴克萊資本在客戶報告中稱,今年5月大宗商品吸引到86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創下年內第二高水平,從中可見投資者對這類資產的投資熱情.2月流入資本更是突破了120億美元的大關.
該行提醒道,盡管有大量資本涌入,不過商品領域的價格表現令人失望,5月原油和基本金屬價格跌幅超過農產品.不過在人們對全球經濟復蘇力度忐忑不安之際,黃金則成了避險買盤的最大受益者.
就監管方面來看,美國和歐洲在積極加強金融監管和提高市場透明度,亞洲相對寬松的監管機制無疑非常誘人.“隨著美國和歐洲改革監管,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避險基金業務轉向亞洲,”Toone說道.
風險
雖然歐洲金融危機的高潮階段可能漸接近尾聲,美國企業也有望錄得強勁的季度獲利,但美國高失業率以及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恐怕令大宗商品市場前景蒙陰.
在過去幾周投資者規避風險的意愿增加,除貴金屬市場外,幾乎所有的大宗商品市場遭遇重創,市場波動性驟增.
Jefferies商品研究局指數(CRB)在5月25日跌至248.79的10個月低點,自今年年初以來已累計下滑約9%. “我們對該指數第三季的展望仍為負面.我們擔心中國經濟放緩可能加快市場的下跌,尤其是基本金屬和能源市場.”CFD主管Ole Hansen說道.
不過巴黎銀行的Tchilinguirian則更為看好較長期前景.“若商品市場因擔心中國和美國的近期經濟前景而已經出現修正,未必意味著市場人氣將維持負面,”他說道.
“亞洲經濟增長前景總體是正面的,且直到2011年貨幣政策預計也將保持寬松.倘若中國經濟增長步伐放緩程度大于預期,我們認為當局也將會再次放寬信貸.”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