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生產秩序和市場秩序混亂。長期以來,硼工業缺乏統一管理。硼產地縣(市)政府和有關部門及協會等分別出臺過各種政策,對當地的硼工業進行管理,但是由于地區的局限性,各種政策難以長期奏效,市場競爭激烈,生產秩序和市場秩序十分混亂。
二是采富棄貧,資源消耗過快。為追求經濟效益,硼礦山生產企業違背了貧富兼采的原則。目前硼礦山均出售高品位硼礦石,大量低品位礦石白白丟棄。發生這種現象與各硼砂廠也有一定關系,大部分硼砂廠為提高效益,大都在購買高品位礦石。目前,遼寧可利用硼鎂礦探明儲量不足300萬噸,預估10多年后,硼鎂礦資源將趨于枯竭。
三是技術落后、產品結構不合理。遼寧硼砂和硼酸企業生產設備陳舊,工藝、技術落后。雖然全行業生產硼精深加工產品有20余種,但產量大的僅偏硼酸鈣、過硼酸鈉、硼酸鋅等3種。高科技新型含硼材料研究雖取得一定進展,但距產業化尚有一段距離。
四是硼砂、硼酸生產布局分散,企業規模小效益差。由于低水平重復建設,企業布局分散,硼砂、硼酸生產規模小,能力相對過剩。全省硼砂企業平均年生產能力1.8萬噸,而國外企業一般都在3萬噸以上。美國硼砂集團硼酸及硼酸鹽年產量超過100萬噸,土耳其埃蒂硼公司年產五水硼砂16萬噸;而在遼寧,2003年市場環境好時硼酸開工率尚不足50%,今年將低于40%。當市場環境差時,企業間為維持生產壓價競銷,甚至低于成本銷售,企業經濟效益流失嚴重,制約了硼工業的健康發展。
五是管理不善,環境污染嚴重。據了解,以目前的生產工藝,每生產1噸硼砂,就產生3噸左右的硼泥。遼寧全省每年排放近160萬噸硼泥。硼泥堿性極強,排放之處,寸草不生,大量硼泥的亂堆亂放,使大片農田受到污染;大量酸液的肆意排放,使河流遭到污染,河床的巖石酸化成紅色,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六是精細硼產品研發投入不足,缺乏發展后勁。企業生產經營與新產品研發不能有效結合,精細硼化工產品研發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高科技產品產業化進展緩慢,尚未形成產業優勢,不能形成合力。目前遼寧僅有20多種精硼細化工品種,而美國已經工業化的有150多種,日本100多種。同時,在這些品種中,有的生產規模很小,甚至只有幾十公斤,還不能批量生產。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