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融道網·中國融資渠道
“小企業融資渠道并不簡單等于銀行企業信貸,”建行副行長朱小黃6月24日在建行“2011年卓越企業發展論壇”上表示,“目前很多小企業融資渠道并未充分挖掘,比如債券、股權融資、風險投資、票據業務、信用證業務、信托理財等。”他認為,直接融資可以賦予企業“長期責任”,在破解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上作用十分重要。
年初以來,宏觀調控趨緊應對來勢兇猛的通脹問題。作為社會融資主要渠道,銀行信貸隨之受到額度控制,主要銀行今年信貸總量計劃同比普降10%。存在多年的“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今年表現更為突出。近期有社會聲音反映此輪中小企業經營、融資困難程度堪比2008年,隨后多部委赴東南部沿海城市調研,參與調研的工業信息部正司級巡視員狄娜6月24日在卓越企業論壇上表示,今年“銀根收緊”,小企業所面臨的困難已經從幾年前的“經營難、訂單難”等變為如今的“融資難且貴”。
狄娜認為,有效解決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應該從銀行經營模式、政府扶持政策、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等多方面解決。她同時認為,銀行轉變經營方式任務艱巨,目前大多數銀行小企業融資服務模式脫胎于大中型企業客戶,“模式轉變并非小修小補,而是革命”。
今年以來,在銀根收緊的情況下,銀行業持續多年的中小企業貸款增長目標“兩個不低于”(小企業信貸增速不低于全部貸款平均增速,小企業貸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量)不再正式提出,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不低于”,即“增速不低于”。為防止有限額度下小企業貸款被擠占,多家銀行單列小企業貸款規模,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分別達到1000億元和1200億元。
同時,為適應今年5月銀監會發布的《中國銀監會關于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企業金融服務的通知》中,將“單戶500萬元以下貸款按零售貸款進行監管”的重要調整,建設銀行等多家銀行將小企業業務由批發條線納入零售業務條線。在當日卓越企業論壇上,建行銀行分管個人金融業務的副行長朱小黃同時發布了服務小企業八項戰略措施,其中主要包括,增大小企業信貸資源配置,改變中長期貸款為主的資產結構,加大經濟比較發達、小企業活躍地區的20個戰略城市中小企業信貸資源配置;發展社區金融渠道,改變“等客上門”的傳統模式;釋放存量貸款資源服務小企業等,但論壇上并未公布未來釋放存量的具體額度計劃。
根據論壇上發布的數據,建設銀行今年新增信貸規模的40%用于小企業,從2007年到2010年,建行小企業融資年復合增長率為25%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