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在華第二座工廠建成 傳規劃產能達27GWh
韓國SKI在中國的第二座動力電池生產工廠悄無聲息中建成。據電池中國了解,10月30日,SKI動力電池鹽城基地項目一期建成,這是SKI繼中國江蘇常州工廠之后的第二座動力電池生產工廠。據悉,SKI動力電池鹽城基地還將覆蓋隔膜、電池回收利用等全產業鏈的生產制造項目。
據了解,SKI鹽城基地動力電池規劃產能27GWh,規劃用地605畝,建筑面積31.8萬平方米,主要進行軟包鋰離子動力電池的生產和銷售。這一項目的產能規劃要高于其在華第一座工廠——年產能7.5GWh的江蘇常州工廠。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兩座工廠的建成投產,SKI在華動力電池產能也將顯著提高。
知情人士透露,SKI動力電池鹽城基地項目于2019年年底開始建設,投資額為10.5億美元。而SKI在華第一座工廠常州工廠于去年12月初剛剛建成投產,也就是說SKI在華第一座工廠建成投產后,SKI便快馬加鞭地啟動了第二座工廠的建設。
之所以將第二座工廠選址在鹽城,據業內人士分析,SKI應該主要是為了服務其客戶——東風悅達起亞汽車。
據了解,起亞汽車鹽城工廠起初主要生產傳統燃油汽車,2016年產量一度高達65萬輛,但隨著市場競爭激烈,以及中國對于電動汽車的大力支持,起亞汽車鹽城工廠傳統汽車產量下滑明顯,2018年的產量降至37萬輛。在此背景下,東風汽車公司、悅達集團和起亞汽車創辦的合資公司東風悅達起亞決定在鹽城的第一家工廠停止生產起亞汽車,轉而打造悅達集團的電動汽車工廠。此后,據說東風悅達起亞在鹽城的第三家工廠也變成了一個電動汽車工廠。
不過,在小編看來,起亞汽車或將很難消耗SKI鹽城的電池產能,SKI應該主要是憑借其在鹽城的巨量產能開拓包括東風汽車在內的更多國內主機廠。
值得注意的是,在SKI鹽城動力電池項目之前,SKI與北汽合資的北電愛思特(江蘇)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經開始配套國內客戶。該工廠年產能7.5GWh,主要生產三元軟包NCM811電池,已開始配套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
SKI在華的布局不止于此。根據2019年9月億緯鋰能發布的公告,億緯鋰能或子公司億緯亞洲與SKI簽署《合資經營合同》,雙方規劃合資建設20~25GWh動力電池產能,以積極推進公司在新能源電池領域的發展。
上述產能如果順利推進,SKI在華動力電池規劃產能將超過50GWh,高于不少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對于中國市場的爭奪也將更為猛烈。
(轉自電池中國,上海有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