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電池日產品量產“還早” 合作伙伴吃下定心丸 電池采購只增不減
特斯拉的“電池日”活動迫在眉睫,馬斯克的公開言論成為大家解讀的重點。
9月21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特斯拉電池日的發布會影響長期生產,所宣布的產品要到2022年才能實現真正的大批量生產,特別是Semi,Cybertruck和Roadster的生產。
另外,他補充道,“特斯拉將增加而不是減少從松下、LG、寧德時代(可能也會有其他合作伙伴)等合作伙伴購買電池。但即使電池供應商以最大速度發展,我們仍可以預見,在2022年及以后仍將出現嚴重的供應短缺,除非我們自己也采取行動。”
消息公布后,特斯拉盤后跌幅一度擴大至8%,隨后小幅收跌,截至發稿,特斯拉股價跌逾5%。
此前,馬斯克稱許多令人興奮的東西將在電池日上發布。
上月24日,馬斯克在推特上暗示,特斯拉可能會在3到4年內大量生產壽命更長、能量密度提高50%的電池。“(新電池的能量密度達)400Wh/kg,具有高循環壽命,離量產(不只是實驗室生產)不遠了。”
外界由此推測特斯拉將在電池日發布基于硅納米線的全新電池,硅納米線有望成為動力電池性能提升的關鍵材料之一,特斯拉很可能會與電池制造商安普瑞斯合作。
不過,對特斯拉新電池能否推出持懷疑態度的電池行業專家也不在少數。據洛杉磯時報報道,麻省理工學院的材料化學家和電池專家唐納德?薩多韋稱,由于電池行業中有很多初創企業和發明家在不遺余力推廣他們的產品,建議大眾一定要謹慎對待馬斯克所謂的新電池。馬斯克的新表態無疑為其這一懷疑增添了可能性。
合作伙伴吃下定心丸
對于松下、LG、寧德時代等合作伙伴來說,電池采購只增不減的承諾無疑是顆定心丸。
值得注意的是,這幾家電池龍頭廠商近期動作頻頻,正好和特斯拉的新電池勢頭相呼應。
8月,寧德時代發布公告,為推進全球化戰略布局,保障行業關鍵資源的供應,擬以證券投資方式對境內外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上市企業進行投資,金額不超過190.67億元。緊接著,9月14日,鋰電池上游設備廠商先導智能發布公告稱,寧德時代向其注資25億。由此,先導智能成為寧德時代百億投資計劃中的首家企業。
9月17日,LG化學召開董事會并批準了分拆電池業務的決議,待10月30日股東大會批準決議后,暫時命名為“LG能源解決方案”的新公司將會在12月1日投入運營。新成立的電池公司將聚焦于汽車電池、儲能系統和小型鋰電池業務,LG化學擁有電池公司100%股權。今年LG電池業務營收預期能夠達到13萬億韓元(750億人民幣),獨立后預期在2024年實現至少30萬億韓元的營收。
此前也有消息稱,特斯拉另一電池供應商松下將繼續增加對特斯拉Gigafactory 1工廠的投資,以擴大其鋰電池產能。7月還有消息稱,松下計劃在2到3年內量產無鈷電池。
海通證券9月20日發布研報稱,8月國內新能源車產銷環比進一步提升,產業鏈進入景氣向上的軌道,歐洲市場來看,德國、法國、瑞典等主要國家8月電動車銷量同比均呈現高增態勢,預計三、四季度該趨勢將進一步延續,國內市場與歐洲市場有望在三、四季度迎來景氣共振。
海通證券稱,新能源汽車單車價值增量最大的環節為動力電池,未來三元動力電池將配套高端乘用車型,磷酸鐵鋰電池配套低端車型,三元動力電池建議關注寧德時代、欣旺達、億緯鋰能,材料公司方面,則建議關注璞泰來、恩捷股份、杉杉股份、中科電氣、中材科技、當升科技、天際股份等。
(轉自上海有色網,科創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