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鋼不銹:半年度凈利降49.38%至5.90億元 不銹出口降17.7%前景仍不樂觀

8月22日,太鋼不銹發布2020年半年報,公司2020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328.74億元,同比下降5.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90億元,同比下降49.38%,每股收益為0.1040元。
今年以來,因國內和國際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影響,國際不銹鋼論壇(ISSF)預計2020年全球不銹鋼消費量4124萬噸,同比降幅達7.8%。不銹鋼行業原料和產品市場波動大,不銹鋼下游市場需求減少。面對嚴峻的經營形勢,公司經理層認真貫徹落實董事會決議,精準把握市場、奮力搶抓機遇,全力化解各種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確保了公司生產經營的穩健運行。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粗鋼產量545.70萬噸,逆勢同比增長1.18%,產銷協同,不銹鋼產銷率完成100.2%。
與此同時,公司還面臨著供應過剩矛盾加劇,不銹鋼市場地位受到沖擊,新產品、差異化產品研發風險,鋼材產品出口形勢依然嚴峻與物流劣勢更加突出等風險。
(一)供應過剩矛盾加劇,不銹鋼市場地位受到沖擊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市場不銹鋼需求量減少,供應過剩矛盾加劇;民營企業大規模采用冶煉新工藝生產300系不銹鋼,成本比傳統工藝大幅降低,公司常規產品競爭力下降;400系不銹鋼產能大幅增加,將加劇400系不銹鋼的競爭,對公司400系產品形成較大沖擊。
措施:按照公司戰略部署,加快推進不銹鋼產業戰略布局,持續做大做強做優鋼鐵主業,鞏固公司在全球不銹鋼行業的領軍地位。圍繞本部裝備“短板”工序加快技改升級,將本部基地建設成高端特色精品制造的核心基地。
(二)新產品、差異化產品研發風險
面對國內國際鋼材供給過剩、市場需求不足的嚴峻行業形勢,公司在高端特色產品和不銹鋼新品種的研發方面仍需加強,目前一些特色產品的市場優勢地位還沒有確立, 特別是高端、“低碳”、“綠色”等特色產品的市場優勢地位需進一步穩固,這些都需要加快推進技術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生產出能夠替代進口的產品,加快培育一批拳頭產品,搶占高端市場。
措施:配合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實施,強化鋼鐵材料基礎研究和前沿性、共性技術研發。瞄準關鍵短板發力,加大投入,突破一批關鍵核心“卡脖子”技術和產品,全面推進差異化品種戰略。
(三)鋼材產品出口形勢依然嚴峻
全球貿易局勢緊張影響歐盟、馬來西亞、越南和臺灣等地區通過臨時限制或雙反調查等來限制不銹鋼進口。受國際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印尼不銹鋼產品低價傾銷影響,2020年上半年公司不銹鋼出口量同比下降17.7%,預計下半年公司不銹鋼出口量仍不樂觀。
措施:針對進口國市場動態和產業政策進行研究,把握進口國市場動態變化。依托國際展會和多種出口平臺,建設屬地化營銷團隊,開拓國外重點、高端品種市場,探索和完善各種價格機制,合理規避高風險區域收匯風險,大力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產品出口。
(四)物流劣勢更加突出
公司不銹鋼等產品主要銷往華東和華南市場,隨著沿海不銹鋼廠的不斷崛起,且由于公司地處內陸地、區,大宗原料和商品依賴陸路運輸,公司的物流成本逐步升高,物流劣勢更加突出。
措施:針對物流成本上升的壓力,進一步推進物流信息化,實現上下工序之間的高效銜接,準時制供應,持續提升進廠物流和出廠物流的水平。借助電商平臺,優化作業流程,運輸價格充分與市場結合,進一步降低運輸成本。增加原料進廠鐵路運輸比例,降低運輸成本。
太鋼不銹還披露了主要控股參股公司情況,其中山西太鋼不銹鋼鋼管有限公司、天津太鋼天管不銹鋼有限公司報告期內錄得虧損。
(轉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