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鋼鐵產品延長收費后 印尼面臨難題:超20%工業原材料來自中國
進入2020年,印尼經濟四年來首次出現減速的情況,因此,作為印尼最大的貿易伙伴,也是該國最大直接投資國之一的中國,被視為扭轉印尼經濟下滑趨勢的重要選項。然而在突發狀況下,印尼卻忽視世衛組織的建議,頻頻做出有損自家經濟的意外決定,先是暫停赴華航班,后又宣布限制對華水產品的進口,還直接叫停了雅萬高鐵項目等等。在一系列謎之操作下,印尼的經濟進一步受到沖擊,因此為了提振經濟該國再次出手了。
對華屢屢做出意外舉動,如今印尼經濟“自食苦果”?
據印尼統計局早前數據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印尼GDP同比增長4.97%,創下2016年第四季季度以來最低紀錄,縱然該國央行去年實行4次降息也無法力挽狂瀾。自此,去年全年印尼GDP總增長5.02%,低于往年及分析師預期,也是該國經濟4年來首次出現滑坡的信號。有分析指出,當下全球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升級之際,印尼經濟增長恐怕會進一步減緩。
然而,在此嚴峻形勢下,印尼卻對華采取了不必要的措施。在經貿方面,上個月初,印尼方面宣布將暫時停止往返中國的航班,以及對中國游客暫停發放落地簽證,同時還采取限制對華水產品進口的措施。而在投資方面,印尼甚至下令雅萬高鐵建設項目將從3月2日起全線暫時停工,為期14天,兩周后再進行評估,不排除有繼續延長停工期限的可能性。
不過,有聲音指出,種種舉措恐怕將對印尼投資和經濟產生負面效應。確實如此,如今印尼經濟已“自食苦果”。數據顯示,2020年1月份,印尼出口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71%,進口總額則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78%。因此,為了遏制經濟進一步滑坡,近期印尼計劃推出放寬進出口管制、減免進口費用以及加強央行對金融市場的干預能力等多項應急措施。
印尼對華鋼鐵產品收費延長5年后,卻面臨一大難題
據經濟時報3月10日報道,日前印尼經濟統籌部長艾爾朗加表示,該國已投入7.35億美元為疲軟的旅游產業紓困,并借此刺激國內消費支出;為了改善出口狀況,印尼也在考慮取消部分進口許可證和減免進口費用等措施,預計投入資金逾7億美元;同時印尼央行也將實施包括降低銀行業外匯轉賬和本幣轉賬最低保證金率等5項金融措施,以減緩疫情對該國金融業的負面影響。
報道稱,印尼財政部長斯莉表示,該國從事塑料、紡織和鋼鐵生產的企業,其工業原材料中約有20%至30%來自中國,某些行業對中國原材料的依存度更是高達50%。為此,印尼將加快為本土企業退稅,提高其現金流余裕水平,以便在供應鏈出現困難時應生產之需能夠及時向中國供應商購買原材料。
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保護本國的鋼鐵行業的競爭優勢,從2016年起印尼就對產自中國的熱軋鋼板加收額外的費用,并且在去年到期之際還再次延長5年,費率為10.47%。盡管如此,印尼鋼鐵行業并沒有趁此崛起,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該國鋼鐵行業的由于技術難題導致產能利用率太低僅有40%,部分鋼鐵企業沒有足夠的生產原料,一直從中國市場進口廢鋼以支持國內鋼坯生產。不過,在印尼一系列令人費解的操作之后,能否再次獲得中國市場的支持還是個未知數。
(轉自金十數據,上海有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