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后恢復重建發展,規模編制先行。一年來,平武縣委、縣政府組織各方力量精心編制完成了《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城鄉住房建設規劃》、《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劃》、《生產力布局和產業調整規劃》工作。其中《生產力布局和產業調整規劃》把大舉開發水能、礦產等資源性工業列為重中之重,集全縣之智,舉全縣之力全速發展。山區特色產業、旅游產業被列為主打產業,動員全縣干部群眾群策群力,大步發展。縣委、縣政府把這些規劃藍圖概括為“兩加快一構建”,即加快建設美好新家園,加快建設全省山區經濟強縣、構建生態文明和諧新平武。上合國家產業政策,下順民心民意,平武干部群眾把縣委、縣政府設計的藍圖生動地稱之為“金鑰匙工程”。
同時,以錳、鉛、鋅、金、鐵為資源的礦藏開采開發拉開大幕。錳業集團、礦業公司、銀廠溝金礦、虎牙錳鐵礦、響巖鉛鋅礦等10多家礦產企業陸續上馬建設。錳業集團災前年產值僅2億元,災后投入3億元重建后,產值可達5億元。全部礦產企業投產后,可新增產值10億元以上。電礦結合,形成水發電、電開礦、礦生產業鏈的平武工業發展模式。
本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